— 產品分類 —
實驗室管式電爐的核心技術特點
發布時間:
2025-08-06
實驗室管式電爐是一種用于高溫熱處理的精密儀器,其核心構造包括高溫管式爐膛、電加熱元件、溫度控制系統、高溫容器及驅動裝置。加熱元件根據額定溫度不同分為電阻絲(1200℃)、硅碳棒(1400℃)和硅鉬棒(1600℃以上)
驗室管式電爐的構造與工作原理
實驗室管式電爐是一種用于高溫熱處理的精密儀器,其核心構造包括高溫管式爐膛、電加熱元件、溫度控制系統、高溫容器及驅動裝置。加熱元件根據額定溫度不同分為電阻絲(1200℃)、硅碳棒(1400℃)和硅鉬棒(1600℃以上),爐管材質則有石英管、不銹鋼管和剛玉管等選擇,以適應不同實驗環境需求。溫度控制系統通過PID算法實時調節功率,配合K型、S型或B型熱電偶實現精準測溫,控溫精度可達±1℃。部分高端型號還具備氣氛控制功能,可通入氮氣、氧氣等氣體營造特定實驗環境。
實驗室管式電爐的核心技術特點
溫度控制與均勻性
采用雙層風冷結構及高純氧化鋁陶瓷纖維爐膛,確保爐內溫度梯度小于±5℃,配合多溫區設計(單溫區至五溫區)可實現分段控溫,滿足復雜實驗需求。
結構多樣性
爐體可設計為水平、立式、旋轉或傾斜式,爐管直徑涵蓋Φ40-Φ120mm標準規格及非標定制,SUS304不銹鋼法蘭可承受0.1MPa正壓,保障真空或氣氛實驗的安全性。
智能化操作
配備可編程溫控儀表,支持多段升溫曲線設置,部分型號集成熄火保護、泄漏報警等安全連鎖系統,適用于無人值守實驗。
實驗室管式電爐的應用領域
材料科學與工程
陶瓷燒結:電子陶瓷、結構陶瓷的致密化處理
納米材料制備:碳納米管、石墨烯的CVD生長
粉末冶金:金屬粉末的燒結與擴散焊實驗
化學與催化研究
催化劑制備(如負載型金屬催化劑焙燒)、有機合成反應(高溫裂解、聚合反應)
能源與環境領域
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(如三元材料)的煅燒、生物質熱解產氣實驗
冶金與物理實驗
金屬零件淬火、晶體退火、礦石熔融模擬等高溫過程
溫度性能 最高溫度/控溫精度 1200℃/1400℃/1700℃,±1℃
爐管配置 材質/直徑/密封方式 石英管/剛玉管,Φ60-Φ100mm,法蘭密封
功能擴展 氣氛控制/真空度/旋轉功能 氮氣/氬氣氛圍,-0.1MPa真空度
技術發展方向
智能化升級:引入AI自適應控溫算法,結合物聯網實現遠程監控與數據追溯
綠色節能設計:采用新型保溫材料(如氧化鋯纖維)降低能耗,熱效率提升至85%以上
多功能集成:開發聯用設備(如與質譜儀、紅外光譜儀對接),實現原位反應監測
實驗室管式電爐作為通用型高溫實驗平臺,其技術演進始終圍繞精準控制、安全可靠、場景適配三大核心需求,未來將在新能源、先進材料等前沿領域發揮更關鍵的支撐作用。
(以上內容均由AI搜集總結并生成,僅供參考)
上一頁
上一頁
相關新聞